從“做減法”到“玩加法”,策劃一場簡單有趣
作者:慶典演出活動會議公司
08-05來源:m.diantizhuangshi.com
策劃一場成功的運營活動,就像開發一款爆款APP,需要精密的策略和精細的執行。而活動的周期短、反饋快、目標純粹的特點,也讓它更容易暴露策劃中的問題。我深知活動策劃的“陷阱”無處不在,從中總結出一些“加減法”的經驗,希望能幫助大家少走彎路,策劃出更“簡單有趣”的活動。
一、活動伊始:給思想“做減法”,明確目標,避免“四不像”
很多活動策劃一開始就陷入“貪多嚼不爛”的誤區,恨不得把所有目標都塞進去:提升品牌知名度、獲取新用戶、促進老用戶活躍、推廣新功能…… 結果往往是哪個目標都沒達成,成了“四不像”。
- 明確唯一活動目的, 避免“多目標”陷阱: 活動目的就像指南針,指導著方案制定、指標設定和流程設計。如果目標太多,就會像同時擁有多個指南針,最終迷失方向。例如,我們要做一場電商促銷活動,是為了清庫存,還是為了推廣新品?是針對新用戶,還是針對老用戶? 只有明確了唯一目標,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方案。
- 聚焦核心指標,用數據說話: 每個活動都應圍繞一個核心指標展開。例如,以提升用戶活躍為目標的活動,核心指標可以是用戶參與人數、互動次數、分享次數等。明確核心指標后,我們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數據追蹤和效果評估,避免陷入“自嗨”的誤區。
- 簡化用戶流程,別讓用戶“跑斷腿”: 冗長的流程和眼花繚亂的界面只會讓用戶望而卻步。試想一下,一個簡單的抽獎活動,卻要求用戶填寫冗長的個人信息、完成復雜的互動任務、下載APP才能參與,用戶早就被勸退了。聚焦核心目標,簡化流程,才能提升用戶體驗和參與度。
二、方案設計:給功能“做減法”,優化體驗,讓參與更順暢
活動方案并非功能堆砌,要像雕琢藝術品一樣,精雕細琢,去繁就簡,才能打造出流暢的用戶體驗。
- 剔除非必要需求,專注核心功能: 以抽獎活動為例,看似簡單的流程背后,卻隱藏著十幾個需求點:用戶參與方式、中獎概率設置、獎品類型、領取方式、防刷機制…… 我們要仔細分析每個需求點的必要性,剔除一切不必要的需求,才能保證核心功能的實現,避免開發資源浪費。
- 優化頁面布局,突出重點信息: 活動頁面要突出重點,避免信息過載。一個頁面只做一件事,將核心流程縱向排布,才能提升用戶體驗。例如,在活動banner下方,直接展示參與活動的步驟,引導用戶快速參與;將活動規則、獎品詳情等次要信息折疊起來,避免干擾用戶視線。
- 弱化干擾因素,引導用戶完成目標: 頁面中的每個元素都應該服務于核心目標。例如,在活動頁面中,我們最希望用戶完成的是參與活動,那么“分享活動”、“下載APP”等按鈕就可以進行弱化處理,或移至其他頁面,避免干擾用戶完成核心操作。
三、創意升級:給趣味“玩加法”,打造參與感,讓活動更“上頭”
想要在眾多活動中脫穎而出,單靠“做減法”遠遠不夠,還需要給趣味“玩加法”,打造用戶參與感,讓用戶在活動中獲得樂趣,才能讓活動更“上頭”。
- 從“利益刺激”到“樂趣驅動”,讓用戶主動參與: 單純的獎品和折扣已經無法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需求。想要吸引用戶主動參與,活動形式要新穎有趣,文案要引人入勝。例如,可以嘗試將熱點話題、流行元素融入活動中,設計一些互動性強、趣味性高的游戲環節,讓用戶在參與過程中獲得樂趣。
- 打造“節日氛圍”,強化情感共鳴,讓用戶更有代入感: 成功的活動往往能營造一種獨特的節日氛圍,讓人們在參與中獲得情感共鳴,從而形成習慣性消費。例如,每年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商家都會提前預熱,營造購物狂歡的氛圍,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其中。
- 鼓勵用戶創作,激發傳播效應,讓用戶成為活動的“宣傳大使”: 讓用戶參與到活動的創作和傳播中來,例如UGC內容征集、互動游戲排行榜等,不僅能提升參與感,還能形成口碑傳播,擴大活動影響力。例如,可以鼓勵用戶分享活動體驗、創作與活動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并設置相應的獎勵機制,激發用戶的創作和分享熱情。
最后
策劃一場成功的運營活動,需要我們不斷在“加減法”中尋求平衡。
前期準備要“做減法”,聚焦核心目標,簡化流程;方案設計要“做減法”,優化頁面布局,提升用戶體驗;創意升級要“玩加法”,打造趣味性,激發用戶參與感。
穿啥好(一個服飾AI電商平臺)的營銷工具目的性都很強,感興趣的商家可以注冊使用試試。讓我們一起努力,用“簡單有趣”的活動,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相關推薦: 盤錦 |吉林 |楚雄 |菏澤 |運城 |大慶 |承德 |天水 |崇左 |桂林 |南京 |佳木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