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傳統媒體不可避免的面臨轉型問題,針對傳統媒體如何轉型以迎接新媒體的挑戰以及會展人應如何將二者巧妙融合,這將尤為重要。
首先,需作客觀的評判。簡而言之,傳統媒體有其固有的優勢,比如相對穩固的受眾、報道的深度和權威性、傳統的影響力、行業的針對性等,新媒體具有及時便捷、碎片化、關注頻率高、注重體驗和場景化、覆蓋面廣等優勢。深圳一家專注于打造會展全產業鏈的網絡公司,在其項目論證方案中對互聯網風口下的展會作出如此判斷:中國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用超乎想象的成長速度,強悍地擴張著發展邊界,顛覆了眾多傳統行業,成為當今生產力發展的催化劑和推動生產關系變革的新力量,究其原因,互聯網的顛覆作用在于改變了用戶對會展信息的獲取方式,讓信息壁壘逐步消除,會展信息更透明、更廣泛,獲取成本更低廉,進而讓產業鏈關聯方得到充分自由的連接、各取所需。其次,需改變展會的組織環境。主辦方和服務商將成為合作伙伴,各方都希望更多地挖掘會展的附加值,發動社會力量辦展已成趨勢,要求會展的策劃思維、營銷手段、市場推廣、會展管理等與互聯網同步發展。另外,基于LBS、大數據和云服務的精準營銷,讓用戶參與感得以釋放,也便于主辦方對會展效果進行掌控。最后,亟須促進展會的整體創新。會展產業鏈兩端應將距離縮短,行業邊界不斷擴展,可推動場景化應用的加速到來,會展的盈利模式也將隨之發生改變。
與此同時,在眾多媒介之間,可以策劃交互反采訪活動,以微信為紐帶,復合傳播、制造話題,不斷挑逗人的眼球,為投桃報李,主辦方還可進行針對媒體的造星計劃,并給予多形式的激勵,調動媒體和采編的積極性。
當一場展會呈現在公眾面前時,成功的實質其實是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當下,各類傳播媒介的匹配成為推廣成效的關鍵因素,相較于展會推廣的微觀層面,互聯網技術發揮了合理配置各類媒介要素的作用,期待會展人作出理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