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范宏歡 實習生 瞿爽
“你不就像風一樣,侵略時沙沙作響……”6月日晚,薛之謙“天外來物”巡回演唱會長沙站開唱,薛之謙頭戴精致的苗銀帽演唱《像風一樣》,歌聲如沙般悠揚,現場萬人大合唱,氛圍滿滿。
就在上周,長沙迎來“超級音樂周末”。日、日,草莓音樂節嗨唱長沙國際會展中心;日,王心凌巡回演唱會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場;日至日,薛之謙在賀龍體育中心連唱三天。一個個萬人合唱的現場,一首首激情澎湃的歌曲,今夏長沙以“音樂之名”,在吸引全國各地樂迷的同時,也推動著“演出經濟”異軍突起,掀起一波又一波消費熱潮。
數萬樂迷為愛奔赴一座城
樂迷龍女士是武漢一名公司白領,上周,她提前安排日程,日早上乘坐高鐵從武漢趕到長沙,只為參加當天舉辦的草莓音樂節。到了酒店簡單洗漱一下,便趕緊奔赴音樂節現場。
“我是專門奔著二手玫瑰來的,盡管下了很大的雨,但是絲毫沒有影響現場歌迷的熱情,太嗨了!”龍女士告訴記者,因為還有工作要忙,第二天她又趕清早6時的高鐵回到武漢,整個行程都很緊張。
除了龍女士這樣的“音樂節特種兵”,還有像小李一樣來看演唱會順便旅行的游客。“之前就聽大家說,一定要來長沙玩一次。這次我特意從廈門過來看薛之謙的演唱會,太好玩太嗨了!之后我準備嘗嘗臭豆腐、茶顏悅色,好好地把長沙玩個遍!”小李興奮地表示。
而在日舉辦的王心凌演唱會上,只見樂迷們紛紛高舉雙手,時而隨著音樂的節拍揮舞,時而隨著音樂嗨唱。舞臺上,音符律動,唱跳狂嗨;舞臺下,尖叫不斷,釋放激情。
“我一個人專程從山東坐了多公里飛機來長沙看王心凌演唱會。”“之前錯過了薛之謙濟南站演唱會的門票,長沙站不能再錯過了!”在各大社交媒體上,來自四面八方的歌迷們分享著自己的觀演體驗與感悟,“為了一場演唱會奔赴一座城”的故事數不勝數。
演出經濟促成特色新消費場景
不同于傳統演唱會、音樂節單一圈層用戶的興趣狂歡,記者注意到,如今的音樂演出不再僅僅是單一的娛樂活動,而是融合了一系列新消費場景,為消費者提供集吃、游、購、娛于一體的沉浸式體驗,甚至提供情緒價值,讓更多年輕人從“線上壁壘”中走出來,發現世界多樣性,享受文化內涵。
不同于音樂周邊、應援等一般意義上的演唱會商品,一些攤主也搶抓商機,借著演出的人氣提供妝造、編發等個性定制服務,生意火爆。
日下午5時,薛之謙長沙演唱會開始前,賀龍體育館周邊數百米的小攤一字排開,攤主們正充滿活力地推銷著自己的商品。從明星周邊、飾品、妝造、攝影到小吃飲品,應有盡有。
“絲帶編發.9元,化妝+編發完整妝造元。”攤主黃靜告訴記者,成本并不高,只需提前準備一些應援色發帶、卡通發夾,再練習一些彩繪圖案。每次在演唱會外擺攤的收入都有元以上,有時甚至超過元。
“觀演+旅游”新模式助推文旅產業發展
近兩年來,隨著各類演唱會、音樂節等演出數量呈現井噴態勢,演出經濟成為當下消費熱點之一,“觀演+旅游”的新模式成為年輕人的消遣首選。看一場演出,游一座城,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年輕游客的選擇。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達.萬場,同比增長.%;票房收入為億元,同比增長.%;觀演人數為.萬人次,同比增長.%。而作為新一線城市的長沙,也積極響應熱潮,成為演出市場的熱門開票據點。在帶來門票收入的同時,也拉動了旅游、交通、住宿、餐飲等一系列消費,助推文旅消費持續發展。
演出市場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副研究員孫佳山表示,以演唱會、音樂節作為支點,可以起到多元撬動作用,比如推動相關文旅產業發展、推動城市IP推陳出新,都有非常好的杠桿作用,也給不少地方帶來看得見的經濟收益。
然而狂歡背后,諸如演出現場體驗感不佳、座位選擇、票價問題、音響效果、黃牛倒賣門票等問題,也需要進一步處理和規范。業內人士分析,演出經濟要想持續健康發展,除了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出臺的政策和資金扶持之外,建議相應的金融產品也要及時跟上。此外,好的文化產品也需要更多高質量文化策劃公司的參與,以更好地促進各地演出市場進一步做出特色、做出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