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越來越多的律所會舉辦各類線下活動,如開放日、私享會、訓練營、講座培訓、論壇會議等。目的是通過這些活動搭建與外界交流互動平臺,擴大律所品牌影響力。
如何策劃并執行好這些線下活動?
一、活動前需要思考的4個問題
1、律所為什么要舉辦線下活動?
律所舉辦一場活動,大致有下面四種原因:
1)分享專業知識,拉近客戶關系
2)宣傳律所大事,推廣品牌形象
3)輸出文化理念,吸引人才加入
4)對同行的學習,別家律所辦了一個活動,效果很好,我們也可以辦一場
2、律所活動的定位是活動策劃還是活動運營?
兩者區別:
活動策劃,是一時的,強調的是過程且不對結果負責;
活動運營,是長期的,以結果為導向,強調效果。
3、律所舉辦活動的核心目的是什么,根據活動不同規模,我們大致做如下劃分:
1)30人以內的活動,側重的是參與感 ,可以搞一些小福利,如咨詢解答、贈送法律顧問年卡等;
2)30人至100人的,要以專業干貨凝聚大家,讓參與者有獲得感;
3)百人規模的大活動,則要重點打造儀式感,凸顯大家身份的認同。
4、活動是否可常態化?
辦一個活動,是不是一時興起?活動是不是一次性的,是否可常態化?是否可持續的做?
在這點上,我們建議:律所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建立一套活動策劃和運營機制,切忌一次性。
事實證明,律所辦活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營銷手段。但我們一定要去思考,活動機制是否可持續;活動結束后,是否能為參與者提供后續的可持續服務;活動效果是否高效利用。
律所可以提前設計好一套承接和服務機制,警惕一次性運營,比如辛苦舉辦一場200人的大型活動,辦一次論壇,但結束后就沒有下文了。
二、活動運營的流程步驟
1、市場調研
關于市場調研,我們要思考三個問題:
活動對象是誰?
憑什么打動他們?
類似活動有哪些,效果如何?
1)活動對象是誰?
上面我們有分析律所舉辦活動的原因,原因不同,對象不同,可以是同行,也可以是客戶。而同行和客戶還可以進行細分,是哪些同行?哪類客戶?這時,我們需要通過活動目的、數據考查、調查問卷、行業比對等分析出活動的精準對象是哪些人。
2)活動憑什么吸引他們參與?
吸引點可以是大咖站臺、干貨內容以及稀缺資訊,也可以是專屬福利、人脈社交、身份認同。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我們都需要抓住活動最能打動別人的核心因素,放大它并充分利用它。
3)其他律所類似活動都有哪些?
效果怎么樣?這可以從活動主圖、活動文案、活動報名、參與者反饋、活動報道等角度去查考,綜合判斷其效果。
2、活動立項
這個版塊中,基礎且核心的三項:活動名稱、活動亮點、時間地點。
1)活動名稱
活動名稱至關重要,活動名或專業大氣,或簡潔明了,最關鍵的是要直接戳中行業共鳴。例如這兩個活動:大灣區家族辦公室與法律服務高峰論壇,股權沙龍:賺錢決定活下去,分錢決定活多久。
2)活動亮點
這個部分,要找到并強化活動最吸引人的那個點,比如法律培訓,最吸引人的一定是客戶痛點和法律干貨,在前期宣傳造勢時,就要突出這兩點,營造參與就能解決問題的培訓氛圍。
3)時間地點
關于時間,盡可能安排在周末,且時間不宜太長,議程安排要精準。
關于地點,律所環境好的,可以安排在律所,也可以選擇創客空間、咖啡店、書城等,具體地址盡量交通便利,不要讓地點成為別人參與活動的絆腳石。
3、活動籌備
不要依賴律師或行政某個人的能力,要依靠團隊力量,建立高效明晰的分工機制。
4、活動執行
活動準備工作繁瑣,尤其是一些大型活動,如律所搬遷、高峰論壇等,工作量較大,當活動臨近時,活動執行團隊通常會比較疲憊,但這時突然又有新的需求和情況發生,怎么處理?
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活動負責人顧全大局的判斷能力了,針對突發情況,我們的建議是:抓大放小、提前到場。
1)抓大放小
先保證原有活動按計劃順利進行,在活動執行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小問題,只要不影響大局,都可以考慮忽略。
2)提前到場
至少提前3小時,條件允許的話,甚至提前一天到場彩排,這能杜絕90%的臨時情況。
總之,在活動執行過程中,主要抓住兩點,一是能夠幫助你完成原有的計劃,二是能夠為你最核心的訴求服務。
5、活動的復盤
沒有完美的活動,只有不斷迭代完善中的活動。
活動復盤包含兩個方面:收集反饋與執行團隊復盤。
1)收集反饋
在活動結束后,建立一個回訪表單,讓客戶當場填寫。我們建議一定是當場填寫,當客戶還沒走的時候,大屏放二維碼,1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得到他們最直接最深刻的反饋。
2)執行團隊復盤
迭代原有的SOP,下一次活動的時候,可直接拿來用。需要提出的是,盡可能把需要著重迭代的那幾部分,打印出來,制作成冊 。這能敦促團隊進行迭代,電子文檔,不見得在繁忙中還能想起。
活動迭代,也是團隊的迭代,是一個跳出安逸區的過程。當團隊每次活動都在認真改進,多場活動后,你就會發現有質的飛越。